在發展路徑上,有的企業主張發展純電動汽車,如北汽集團去年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國內銷量第一;也有的企業主張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如比亞迪去年這類汽車銷量近1.5萬輛;還有的企業主張改造現有汽車能源結構,將燃油轉變為燃氣。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鉆了政策補貼的空子,用油不用電違背了節能環保的初衷。而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企業表示,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十二五規劃規定的,一些混動汽車用油不用電,是因為充電設施不全,不是車的問題。
王傳福認為,從全球趨勢看,知名車企都推出了插電式混動力汽車。根據市場調查,除了春節、國慶、周末等節假日,大部分情況下,私家車單日里程都在50公里以內,所以中國設計50公里續航里程的插電式混動可以滿足市場使用。
能源清潔化,汽車智能化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范圍的清潔能源汽車發展加快。特斯拉董事長艾倫·馬斯克預測,電動汽車未來的續航能力有望達到800公里。張孔明表示,只要國家政策鼓勵,利用液化甲烷(LMG)作為清潔燃料,就可將改裝汽車的續航能力提高到1000公里以上。
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認為,智能化汽車是今后的一個發展趨勢。“去年我去歐洲,寶馬和沃爾沃老總都跟我講,他說你信不信,十年之內自動駕駛將非常普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未來充電樁等設施將會是電動汽車交互的路由器,能夠在充電過程中上傳車輛電子管理狀態和運行數據,經過大數據分析提供車輛維修保養。
據介紹,未來的智能交通,汽車可以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安全地開到目的地,同時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碰撞的發生……鄔賀銓說,支撐這一切的是新一代車聯網技術,汽車只是一個新型的移動終端。
專家指出,我國部分智能化技術正在整車上進行應用與推廣,但在智能化汽車技術方面的積累不夠,關鍵技術研發還不能滿足智能汽車對車聯網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