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持觀望態度
充一次電要多久?充滿電能行駛多少公里?車沒電了去哪充電?這是車主和準車主們面對電動車提出的一連串問題。車主魏先生說:“買車時就沒想過去買電動車,只是曾經聽說過,覺得電動車在研制階段,還沒普及。走在路上也見不到電動車,再說上哪充電去?”車主田先生說:“如果充電的時間和加油的時間差不多、甚至稍微長一點都可以接受,而且充電站和加油站一樣多,我就可以考慮買電動車。”準車主韓先生說:“用車就是為了出行方便,我開出去100公里,然后充幾個小時電再接著開,那開車還有什么意義?”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電動車,官方公布的電力續航能力大約在70公里至200公里之間,當然,實際使用中往往會比這個數據要少,“充電問題”無疑就成為車主的“心病”。以1.4L排量的普通汽油車來說,容積約為45升的油箱加滿油,大約行駛里程為600多公里,而同級別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顯然是大大低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如果頻繁的充電可以接受的話,那么充電一次所消耗的時間則成了消費者的“又一心病”。目前,部分電動車配備了便攜式充電設備,車主可使用車上自帶的便攜式充電設備,利用民電或商電為車輛補充電能,但是由于充電電流的限制,便攜式充電設備充滿電大約需要8小時左右。當然,也可以到專用充電站或充電樁進行充電,充電時間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比加一箱油慢多了。
不過以上的問題只限于純電動車,油、電混合動力車則在充電和續航能力方面所受的限制要少一些。
混合動力車搶了市場
據了解,國家對新能源車的優惠政策,基本上以電動車為主,其中包含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以及燃料電池車。這三種車輛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使用獨立的電動機,以純電能的方式驅動行駛,所以統稱為“電動車”。
其中純電動車不難理解,即以車載電池輸出電能,用電動機驅動車輪行駛并符合國家各項標準的乘用車輛。由于無排放且能耗相對傳統汽油車小,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目前由于充電以及儲能等技術制約,尚不普及,處于發展階段。
混合動力車則是為了彌補純電動車在充電時間、續航里程等不足,而采取的電動機和汽油機混合輸出動力的車輛。車輛可以分別采用汽油和電能獨立驅動,也可以由汽油機輔助電動機工作。同時,汽油機還可以帶動車載發電機為車輛補充電能,以彌補純電動車的“短板”。目前這類新能源汽車基本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除以上兩種外,還有燃料電池車,主要以氫為燃料,通過特殊的“燃燒”產生電能,為車輛提供動力。但這類車輛對技術要求高,不易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