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缺失下的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到了破而后立的階段。”一位長期關注鋰電行業的投資商表示,中國鋰電池行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再到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現在已到了整個產業升級的關鍵轉型期。
然而,由于整個鋰電池行業并沒有形成從材料、電芯、PACK、BMS到電池的可約束性標準,標準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給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從層出不窮的手機、移動電源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電池起火爆炸事故就能窺出端倪。
事實上,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的不斷深化,建立以此為依托的中國鋰電池行業標準也成為規范鋰電市場的當務之急。
“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到現在,確立約束性的行業標準已經刻不容緩。”高工鋰電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認為,聯合鋰電池材料、電芯、PACK、BMS到下游的電動汽車等終端企業建立鋰電行業的產品規范的時機已經形成。
在第一屆G20-鋰電峰會上,近20家成員企業一致認為,起草G20-鋰電產業鏈核心材料及電芯產品市場規范已經迫在眉睫。
有分析認為,鋰電產業鏈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將有利于打破國家標準低于行業標準,行業標準低于企業標準的產業慣性思維,積極協作引導市場化產品規范的建立,真正起到市場調控的作用,建立隱性的市場準入規范。
視點:中國鋰電池業尷尬二三事
[摘要]“標準缺失下的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到了破而后立的階段。”一位長期關注鋰電行業的投資商表示,中國鋰電池行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再到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現在已到了整個產業升級的關鍵轉型期。
上一篇:韓國科學家擬利用尿液開發電池
下一篇:特斯拉專利放開給新能源車發展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