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其核心部分鋰電池成為制造商聚焦的熱點。不同于普通電池制造商對國外技術的引進改造,深圳一家企業歷時10余年研發出我國唯一通過檢測的最大長徑比動力電池,利用自主創新助力新能源技術在世界領域“彎道超車”。18日,這款電池產品亮相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吸引谷歌等跨國巨頭下億元訂單。
新能源是是國家乃至全球的戰略產業,其產業核心就是動力電池。2006年至2009年,我國鋰電池產業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第二大鋰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此次展覽全方位展示國際最先進技術,吸引了800多家來自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參展商。
此次展會,深圳鑫永豐自主研發制造的鋰電池產品備受矚目,尤其是其研制的大容量圓柱形鋰電池55380S,率先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成為迄今為止我國唯一通過檢測的最大長徑比動力電池,產品的可靠性和性價比領先于國內外同行。“現在太多電池制造商沿用國外原來的電池工藝,傳統結構設計的電池內部存在缺陷”,一業內專家介紹,從國內外近幾年電動汽車的應用上來看,目前動力電池還處于尚未成熟發展階段,特別是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沒有得到完全解決。造成這種行業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體系、產品結構設計出現偏差,行業存在三大問題:粉塵、毛刺、金屬鋰析出,造成產品鋰電池在高電壓串聯使用時缺陷會成倍放大,導致了應用領域的產品問題,目前國內外現有工藝無法解決。
“沒有缺陷的動力電池是現今生產力的代表”,鑫永豐相關負責人認為,只有拋棄傳統工藝,研發自主創新產品,中國新能源行業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經過10余年努力,其研制的產品在結構設計和生產工藝上探索出革命性變化,從而根本解決了三大痼疾,實現了產品的零粉塵、零毛刺,消除了金屬鋰析出現象,從根本上破解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穩定性難題,使我國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首次站在世界領先行列。
此外,鑫永豐由40多項專利構成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將傳統的118道生產工序減為50道以下,不僅降低了鋰電池生產成本,而且材料100%國產化,使國內鋰離子電池行業完全擺脫了對國外的依賴。專家分析認為,這一重要成果將改變國內鋰離子電池行業低水平競爭的格局,促進企業全面升級,鋰離子電池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企業自主創新的項目產品也以技術的領先性迎來世界巨頭的訂單。目前鑫永豐已經過數十家海外客戶應用驗證,今年上半年,美國谷歌等旗下企業將前來驗廠,初步協議訂單為連續3年每年超過1億元人民幣,德國、日本、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家也有客戶通過了試用驗證,預計今年外銷訂單可達到2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