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7日于上海召開的第六屆亞洲太陽能光伏工業展覽會上,記者看到一種新型光伏發電項目——光伏電池直流住宅。據了解,該項目不僅可以避開光伏發電上網難題,有效拉動國內光伏內需,而且具有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造價低更省電
“這個項目將住宅用電全部由交流轉換成直流,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交流與直流之間的轉換損耗,節電10-20%;減少線損5%以上,具有很好的節能減排效果。”項目推出者恒基偉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如果家庭采用光伏發電系統,就不再需要用市電。而且直流系統比交流系統便宜,因為發的直流電可以直接使用,而交流電還要用逆變器、變壓器,要上網。這些中間環節的設備以及線損都是多出的成本。”恒基偉業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張征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該公司調研顯示,一個100平方米左右的家庭,安裝2千瓦的光伏發電系統,10千瓦時的儲能系統,成本4萬余元。加上家用直流電器,共需5萬元左右。
“家用電器里,電視機和電腦是直流的,變頻空調、變頻冰箱、LED照明都是直流的,為什么還要搞交流呢?5萬元涵蓋了電站和電器全部支出,而且節省了購買市電的費用。” 張征宇認為,設計改造現有住宅供電系統,或者在新建住宅中采用直流供電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為了進一步降低居民支出,恒基偉業和多方溝通,初步達成共識。“政府愿意在土地出讓金里每平方米讓出200元,開發商也愿意每平米承擔200元。這樣,用戶只要花1萬元買電器即可。”張征宇介紹說。
據悉,如果“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加的5000萬套住宅建設成為光伏直流住宅,那么2020年家用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為1460億千瓦,占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高達28.5%,節電約220億千瓦以上。相當于節約標煤4890萬噸,節省標煤消耗達391億元。
拉動內需推動多樣化應用
由于避開了上網難的窠臼,光伏直流住宅對解決我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問題,拉動內需也有積極的作用。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旦啟動該項目,一年僅新增光伏發電設備達6400億元,創造就業機會320萬人,帶動1000億元/年以上的直流家電換代升級。
恒基偉業張家港吉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維濂對本報記者介紹,這個概念來源于日本,三菱、松下和夏普在2009年就推出了交直流混合供電的住宅配電產品。
目前,國內直流住宅的系統設計已經完成,可以進入建設階段。“現在缺的是應用端,家用電器這塊還沒有做好準備,沒有完整的系統產品推出。我們和相關的家電研究機構發起聯盟,共同推動這個項目早日落地。”李維濂說,家電采用直流電,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減少能耗,而且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像直流變頻洗衣機的噪音更低,更好用。目前的障礙在于交流電源的限制。
“我們認為,雙制式家電更符合現實,既可以用直流電,也可以用交流電。造價上并沒有什么變化。目前,大多數家用電器改為直流供電在技術上已經沒有障礙。希望可以在財稅、土地出讓金、產業資金扶持方面有適度的政策支持引導,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李維濂信心滿滿。
“我們在努力走和西方不同的路。光伏發電不上網,直接入戶,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改變依賴出口的市場格局。變投資為消費,變出口為內需。”張征宇說。對此,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認為,在國外補貼政策動蕩,國際市場萎縮的背景下,多渠道多樣化拓展國內光伏市場成為當務之急。“我認為,光伏直流建筑是一種很新穎的思路,值得探索。”王勃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