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局面,充電樁行業也持續升溫,各大券商密集推出研報,一致對其高度看好。但充電樁的欠缺已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大阻礙。
隨著各地加大了充電設施建設的投入,充電裝備市場即將迎來爆發期。據預計,2015年我國充電設施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2016年為400億元,到2020年將突破1000億元。
在這一預期下,不少“充電樁概念”公司開始布局。而在傳統的充電樁設備制造之外,結合“互聯網+”的充電樁運營或成為行業未來的主要盈利點。
作為“充電樁概念”股的一員,萬馬股份早在去年就已投資1億元設立“愛充網”試水充電樁運營,相關APP和Web均已在開發,其APP預計在今年二季度正式上線。
此外,愛充網總經理劉潔表示,萬馬股份計劃2016年前,在全國完成1萬個充電設備的布點,相關投入將不斷加大,遠超早前愛充網的1億元注冊資金。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運營網絡建設,還將為其在電動車維修服務、租賃等領域帶來新增盈利點。
尚在探索更多盈利模式
去年11月,萬馬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愛充網將主要致力于為電動交通工具提供方便、快捷、經濟的充電服務,同時還將包括電動汽車銷售、維修服務以及電動汽車租賃服務等。
由此可以看出,愛充網在為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之外,還將有其他更具“想象力”的業務誕生,那么愛充網的盈利模式到底是怎樣的?
劉潔表示,“我們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平臺疊加,就像對加油站只銷售加油機,那肯定是不行的,我們會自己建設充電樁,然后做像加油站一樣的充電站,或者一些小型充電點的業務服務,當然也不排除在這個網絡上會有很多業務疊加,比如可以做一些樁機廣告的運營,跟廣告專業公司合作。”“我們的樁機可以實現在線預約等功能,還包括很多數據傳輸,同時別人的充電樁也納入到我們的網絡運營體系時,可以把幾萬個樁的大數據結合,這個數據對于電動汽車領域和社會交通領域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在劉潔看來,公司將來建設充電樁網絡產生的大數據將充滿想象空間。
實際上,愛充網正在逐步實現這些“想象”,構建從設備制造向智能充電網絡平臺發展的行業生態圈。
同時,劉潔表示,更多的商業模式將會在運營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和探索。
據了解,愛充網的APP預計在今年二季度上線,Web也在同步開發中,目前已實現的功能,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位置查詢、導航。同時,公司自建的充電樁,除位置查詢、導航以外,還包括充電狀態查詢、在線預約、無卡支付等功能。愛充網正與多家車企后臺、金地停車集團后臺進行數據共享和對接,后期將與更多車企、樁企、物業、停車管理、地鎖等公司實現數據對接。
劉潔表示,萬馬股份已與金地停車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她認為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萬馬股份可以實現充電樁的快速擴張,而金地則可借此提高車位使用率和獲得相關的業務分成。“術業有專攻,我們就是做智能充電樁和網絡的,車、停車位都交給專業公司做,我們就是要聯合起來做一個產業的生態圈,我們目前正在跟相關生態圈企業洽談,會衍生很多新的商業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