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中再次明確獲得準入的生產企業的試制樣車必須達到多項技術指標,其中,車長≤4米、座位數<4座的車型其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00公里/小時,而車長大于4米的車型,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20公里/小時,這也意味著很多低速電動車企業的產品并不能達
而幾乎就在同時,一封福建省物價局《關于核定低速電動汽車牌證工本費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問題的復函》在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內熱傳,該文件批復同意了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關于申請核定低速電動汽車牌證辦理和檢驗相關收費的函,并明確了低速電動汽車牌證工本費和安全技術檢驗收費標準。這意味著福建成為國內第一個全省范圍內低速電動車可以合法上路的地區。
隨后,四川省政府在近日發布《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5年度實施計劃》中要求各市(州)要結合實際對低速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開展清理,在農村地區積極推廣電動低速汽車。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汽車,采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綜合措施,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并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增加電動汽車充電站等配套設施。
雖然相關國家部委對放開低速電動汽車一直諱莫如深,但許多地方政府卻在為低速電動汽車的發展加油助力,形成了地方政府倒逼中央放開低速電動汽車準入的形勢。
其實,低速電動車滿足了中國大多數老百姓的剛性需求,售價在2-5萬元之間,價格低廉,即使沒有政府的財政補貼也可以快速地普及推廣,每公里用電成本極低。其次,低速電動汽車易于駕駛操縱,適合退休老年人群、家庭婦女等特殊人群使用,停放、充電較為方便,符合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用車需求,是理想的微型代步工具。
低速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同時對當地GDP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正因為如此,低速電動汽車受到各省市多個地方政府的青睞。
福建、四川相繼開放低速電動汽車,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是放出了一個很好的信號。這兩塊新市場,在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的良好引導下,毫無疑問會吸引眾多企業躍躍欲試。不過目前,低速電動車市場仍以山東、河南、河北為主。那么第三個會是他們中的一個抑或是其他省份?
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學勤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通過出臺“低速電動汽車管理辦法”,使其在當地身份得到認可,實現上牌上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通過財政補貼、投資建廠等環節政策支持,以及政府采購等方式,為低速電動汽車企業在當地的發展提供便利。
山東是全國電動車重要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也是低速電動汽車的發祥地。其實,早在幾年前,山東省就曾出臺過一些管理準則,為低速電動車正名。2013年底前,山東淄博、聊城、濟寧、濰坊昌樂、德州、德州陵縣等6地市均發布了地方性小型電動汽車管理辦法,明確了低速電動車的限行1級以下(含1級)公路行駛,號牌為綠底電動汽車號牌,以及需要的駕駛證為C2或C3及以上,以及規定了報廢年限等。2014年6月12日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發布了小型電動車行業標準,就企業準入條件、行業技術標準、行業保險方案,并于7 月1 日正式實施,作為政府正式出臺階梯管理政策和辦法的過渡性方案。
同時,作為人口大省,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的河南省也曾出臺了相關政策。河南省洛陽市已于2014年3月1日起實施了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的《洛陽市低速四輪電動車生產及管理暫行辦法》。同時,河南駐馬店市出臺了電動汽車管理試行辦法,允許低速電動車上牌上路,并有條件的對車型進行補貼。2014年10月29日,為了改善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的生產以及消費市場環境,進一步規范新能源低速電動汽車行業標準,經過河南省工商聯備案、河南省新源商會批復,河南省成立了“新能源低速電動汽車經銷商(全球)聯盟”。
2013年9月,河北邢臺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邢臺市低速電動汽車管理辦法》(試行)。允許低速電動汽車參照機動車管理實行登記制度,低速電動汽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可上路行駛。低速電動汽車牌照和行駛證樣式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參照國家標準樣式制作。低速電動汽車牌照底色為綠色,加“電”字樣,由市物價部門核定收取工本費。參照國家《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低速電動汽車的駕駛人應取得C3(含C3)以上駕駛證,準予乘駕4人(包括駕駛人)。
另外,廣東、江蘇、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市的部分城市也已經出臺過相關低速電動車管理辦法。
雖然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部分城市允許低速電動車上牌,但是在省級范圍內推出類似政策的,福建尚屬首個,四川第二,那么接下來會是誰呢?
目前為止,盡管在全國層面上,低速電動車仍未“正名”,但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筆者相信放開低速電動車,將低速電動車拉入陽光之下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