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光伏的優勢
而為什么會選擇聯合光伏?
不難發現,在一眾投資的金融大佬中,平安并不屬于第一梯隊,而是在諸多金融機構投資后才尋求與聯合光伏合作。其中,聯合光伏日益增長的光伏電站擁有量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光伏電站累計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GW,聯合光伏已經占到1.9%。
另外,聯合光伏此番作為先驅,始終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刨除以往光伏行業資產無法證券化的困局,通過換股和特別的“眾籌”方式,吸引大的金融機構來管理相關的項目,讓多年無法盤活的項目重新被激活。在此過程中,聯合光伏在資本方面已經汲取一定的經驗,而眾多金融機構或更廣泛的資本方,恰恰最關注這種既善于資本運作、又有一定積累的企業。
此外,中國電力領域一直存在化石能源電源和清潔能源電源的爭論,彼此競爭,加上很多情況下,傳統電廠和清潔能源電廠同屬一家發電公司,涉及的利益就更加復雜。這使得清潔能源和煤電的矛盾始終無法解決,也是為何很多投資機構在情況不明下,不愿全力投資這一行業的原因。
不過,這個情況在2014年已經開始發生轉變,隨著光伏電站存量的逐步擴大以及業內認識的加深,電站業主對由第三方提供的電站運營優化的需求正在增加。通過將大數據、云計算、遠程技術、物聯網技術等與能源領域結合,一方面可以實現發電端智能化運營維護,降低維護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對于處于運行狀態的設備進行基因診斷,增加客戶電站運行和產出效率,而擅長新能源電站運維的聯合光伏等企業,正是一塊需要發掘新藍海。
因此,馬明哲雖進場慢,但不落后,因為不出意外,聯合光伏在電站資產、運作經驗和行業機遇等方面的價值,將在未來幾年逐漸凸現。
此認購非彼認購
雖然表面上是一次對于電站資產的收購,但實際上,業內人士一眼就能看出,馬明哲此次出資的性質與招巨人、中民投、恒大、招商局等投資機構的行為并不完全相同。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協議中提及的三年期年息7.5%的可換股債券。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韓啟明此前表示,平安認購聯合光伏的可換股債券,更多是投資行為,而非實質性進入光伏產業。因為如果中國平安等大佬真要進入產業,他們更可能會與企業聯合出資發起并購基金,以便直接參與決策和實際運營,而不是采取“三年期年息7.5%的可換股債券”這樣的方式。
聯合光伏后續又發布公告稱,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同樣以1.03元港幣價格,認購聯合光伏總金額為3000萬美元(約1.86億元人民幣)的可換股債券,用于收購50MW的光伏電站。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是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注冊資本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款。
從聯合光伏的一系列動作里不難看出,公司此番作為更貼切時下正流行的眾籌概念,而各大金融機構反而成為眾籌的參與者。
可以說,平安和其他諸多公司雖然不是直接進入光伏行業,但對于光伏電站的前景仍然看好。
當前,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光伏板塊集體回調,但方正證券分析師表示,這種影響不足擔心。首先,此次原油價格下跌與國際政治博奕、石油和頁巖氣的競爭有關,從長期來看,不會改變原油儲量有限和頁巖氣應用占比相對較少的能源供應格局,因此價格也難以長期維持低位,而光伏發電成本未來仍將持續走低,所以也就不會改變光伏發展趨勢。
其次,中國開發光伏應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環保,所以國內的光伏電站裝機增速并不會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因此僅與光伏電站開發相關的公司也不應該受到影響。
馬明哲此次通過認購聯合光伏CB的方式進軍光伏電站領域,說明潛在巨大的行業發展前景正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大鱷搶著進來分一部分利益。相信在未來,出于看好光伏產業鏈下游,還會有更多金融機構陸續押寶光伏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