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戰略引領下,國內礦山行業正加速駛入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新賽道。礦用機械核心動力的技術突破,已成為推動礦山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引擎。
面對綠色礦山建設的時代命題,以新能源裝備替代傳統動力,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路徑。電動礦卡、無人駕駛設備等新能源工程機械的蓬勃興起,正重塑礦山作業圖景,為行業注入強勁綠色動能。
在這場深刻的能源變革中,作為驅動核心的動力電池,其性能與可靠性直接決定著轉型的深度與廣度。動力電池供應商的技術實力與市場口碑,正成為行業矚目的決勝之鑰。
困境顯實力 高效出勤提運力
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讓新疆地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且礦體埋藏淺、易開采的特性,使得礦卡運輸成為礦區作業的核心環節。然而,該地區地廣人稀、氣候極端——夏季地表溫度超40℃,冬季低至-30℃,且晝夜溫差巨大,這些嚴苛條件對設備可靠性構成了嚴峻挑戰,也成為新能源礦卡規模化應用的現實阻礙。
在哈密、準東等國家級能源基地,這一挑戰正被有效應對。適配微宏高倍率電池的200臺LGMG(臨工)136型混合動力礦卡和350臺純電礦卡正全天候高效運轉,保障著煤炭運輸的命脈。
微宏是最早進駐新疆礦區的動力品牌供應商,并且通過與整車企業深度合作、共同開發,搭載微宏動力電池的混動、純電礦卡,在實際運營中也得到了眾多企業用戶和司機的好評。
尤為關鍵的是,在已運行的27個月完整周期中,整車系統與微宏高倍率電池憑借卓越的可靠性匹配及高效熱管理系統,成功抵御了極端溫度與巨大溫差的反復沖擊,有效規避了熱失控與冷啟動風險,為礦區用戶提供了持續、高效的運輸保障。
同時在實際運營中,搭載微宏高倍率電池的混合動力礦卡出勤率保持在 92%~94%,而純電車型則預計可保持在96%以上,這些均與整車和高倍率電池的可靠性息息相關。更甚者,兩大礦區企業用戶反饋,整車因電池本身導致的故障“幾乎為零”,一度讓微宏動力駐礦售后工程師“無事可干”。
并且在補能效率上針對礦卡運輸,進行了針對性的匹配升級,如地面到坑底的動能回收模式下的高倍率快充快放,有效降低了車輛充電次數與時間,從而進一步提升車輛出勤率。
而且得益于新能源動力匹配優勢,車輛在運營中也有著更為不錯的動力表現。根據實際調研來看,在8%坡度下,傳統燃油車平均10km/h,新能源可達 15~16 km/h,因此烏魯木齊礦區將限速設定為15km/h 后,單車日趟數由 28 趟提升至 32 趟,年增運力1200趟/車,運輸效率進一步提升。
提效能長壽命 低成本更多賺
此外,會有部分用戶擔心動力電池在長時間充放電循環后,存在衰減率過大、影響長期使用的問題。對此,以烏魯木齊公司準東礦區運營的350臺純電礦卡為例,運行 27 個月、累計 3000 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 91%~92%,遠高于設計質保線。按目前衰減斜率推算,電池全生命周期可達 10000 次以上。
當然,微宏高倍率電池也為企業用戶帶來了運營成本的降低。眾所周知,混合動力與純電匹配車型在售價方面,會比燃油車型花費更高,但僅按柴油 7 元/L、年耗能 12 萬 升燃油車計算,新能源車型在能耗、維修、人工等方面,即可節省約 110 萬元/年。
記者調研發現,微宏高倍率電池的低衰減特性在礦卡場景中展現出顯著經濟價值:當礦卡完成4年服役期報廢時,其電池系統仍能保持85%以上容量,經維護保養后和新底盤繼續配套使用。可實現二次服役,直接降低25%-30%的攤銷成本,為運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化新路徑。
引領變革 賦能礦山綠色智能新生態
微宏電池產品的卓越表現不僅驗證于新疆嚴苛環境,其適配礦卡及礦用公路運輸車的身影已活躍于內蒙古、西南等國內重要礦區,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堅實動力保障。
然而,微宏的視野遠不止于當下。在“雙碳”戰略與“工程機械十四五規劃”的強力驅動下,礦山智能化、綠色化、無人化浪潮奔涌,微宏動力亦在不斷探究“微宏電池+新能源礦卡+超級快充+無人駕駛”創新模式的運營落地,力求為礦區帶來持續的效率與環保雙躍升。
作為國內新能源及儲電技術領域的佼佼者,微宏始終致力于提供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其電池系統已搭載于全球42個國家、290個城市的各類車輛與設備,持續向世界輸出可靠的中國新能源力量。
針對國內礦卡用車場景需求,微宏動力與整車企業強強聯合,在可靠性、出勤率以及低成本運營方面,對整車進行重點性能提升,有效助力企業用戶多拉快賺的同時,亦在不斷助力礦用動力與車型的可持續發展。
從破解極端工況動力難題,到驅動混動與純電并行發展;從支撐無人駕駛前沿應用,到定義超充高效運營新標準,微宏動力正以深厚的技術積淀與可靠的產品性能,深度參與并引領中國礦山向綠色、智能、高效的新時代全速邁進。

